【史海鉤沉】海峽兩岸閩南話的淵源及發(fā)展(7)
時間:2025-01-02 09:46 瀏覽量:
     甲午戰(zhàn)爭,清朝戰(zhàn)敗。公元1895年,中日簽訂了《馬關條約》,日本占領臺灣,野蠻地推行皇民化政策,禁止臺灣人叫中國名字,使用漢字,說閩南話……臺灣人失去人身自由,淪為二等公民,真是暗無天日。

    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臺灣重新成為中國的行省之一。當時,國民政府除了著手恢復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文教等建設之外,還在閩南地區(qū)招收數(shù)千知識分子,派到臺灣做接管和普及國語與閩南話工作。后來,大陸又有數(shù)萬閩南人相繼涌入臺灣謀求發(fā)展。因此,閩臺的五緣關系更加緊密、融洽,閩南話在臺灣人民的心中扎下更深的根。

    目前,臺灣2300萬人的官方語言是國語(普通話),民間語言仍然流行閩南話,即使1945-1949年隨國民黨進入臺灣一、二百萬軍政科技人員及其家眷后代,占總人口數(shù)15%,也學會說閩南話,尤其是閩南俗語“拿香跟拜”、“好酒沉甕底”、“橫柴攑入灶”等,被當?shù)卦S多媒體經常引用,童謠、民歌、南音、南戲、歌仔戲、嘉禮戲、布袋戲等民間文學藝術與閩南話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,融為一體。

    當今,我們探討和研究海峽兩岸閩南話的淵源及發(fā)展,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(fā)揚閩南話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海峽兩岸的人民造福,為祖國的和平統(tǒng)一大業(yè)服務。

    (來源:晉江史志2008.1)

  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